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年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拟立项名单,电子科技大学申报的“智能应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本次申报全省共55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立项,其中电子科技大学共有“智能应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文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两项获批立项建设。
智能应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周世杰教授主持的“微观交通仿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项目的成果。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人类动力学的城市交通拥堵建模技术研究”创新地提出了利用了人类动力学理论来研究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期建立人类行为与城市交通拥堵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研发了道理交通虚拟仿真软件。2016年,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微观交通仿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支撑下,经过课题组2年的研发,于2017年转化为道路交通虚拟仿真平台。2017年,“四川交投大数据平台科研”横向项目,充分将科研成果与应用于实际生产环境,将科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并为仿真平台的提供了研发基础。2018年,科技厅重点项目“复杂动态环境智能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方法于交通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同时更细致化道路交通虚拟仿真系统,仿真系统集成了交通路网、车辆行为模型、交通流、交通信号灯等多种因素,使仿真结果较好地逼近现实的交通环境,同时结合计算机图像交互技术,弥补了学生难以现场观察实际交通环境的不足。2019年,校级教改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微观交通控制系统Online仿真平台”项目,丰富了道路交通虚拟仿真系统功能,通过人工智能方法手段提高仿真效率及真实性,进而让学生更能清晰掌握交通参数变化对交通状态的影响。2020年,校级教改项目“智能网联平台车载收音机应用开发项目的仿真教学”项目把车载信息、车身电子信息和车载娱乐信息集为一体,形成了车载系统与智能应用虚拟仿真平台。
历经多个科研与教改项目成果转化,至此,中心逐步形成了由人工智能算法基础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道路交通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智能无人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车载智能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智能无人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智能金融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六个模块构成的虚拟仿真实验体系。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我校实验教学信息化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教学基地。未来,智能应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将以更高的标准持续建设,加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资源建设和共享力度,充分发挥中心的示范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