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特色与创新
作者: 时间:2018年01月09日 点击数:
(1)科研成果转化成果显著
依托周世杰教授等教师主持的“微观交通仿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7个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和2个教改项目的成果,完整设计并构建由人工智能算法基础、道路交通、智能无人车、车载智能、智能无人机和智能金融6个平台构成的虚拟仿真实验体系,包括智能应用系统相关知识的31个子实验供实验教学使用。
(2)实验设计灵活自主
智能应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智能应用系统在线平台支持用户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调整实验参数。尤其是对于道路及交通规划方面等自由度较高的实验,平台中不仅内置了丰富的可选项,还支持自主设计。例如“交通路网仿真实验”、“车辆行为仿真实验”、“车载智能化应用实验”、“车-路协同实验”、“智能汽车人机交互实验”等一系列典型的道路交通仿真实验,平台支持多因素自主设计,主要包括场景地图、路网类型、车道数量、换道模型、车辆生成方案、路径规划方案、信号灯控制方案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3)平台操作简单高效
智能应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智能应用系统在线平台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分别采用最契合的模拟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时简单高效。针对计算机软件相关的实验,支持采用SSH、JupterLab等方式远程控制环境配置齐全、内置大量实验数据资源的高性能计算机,解决个人计算机性能不足、环境难搭建的问题。
(4)仿真过程可视化
学生设置完仿真参数后,可以通过播放界面实时查看交通变化情况,并支持仿真速率调整、区域缩放等功能,可精确查看具体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情况。学生也可通过实时数据展示区域,查看每个时刻的交通动态变化。同时学生可以实时查看全局数据图表,观察车辆和道路交通流的变化态势,包括车流、车辆参数、排队数据、拥堵指数、停车信息、通行能力等统计。仿真过程可视化,可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各个仿真参数在实际交通中的作用,通过实时交通动画展示、实时动态数据展示和全局车辆与交通变化态势图表展示,使学生既可以了解各时刻的微观交通变化,也可掌握整体交通变化趋势。
(5)自动生成实验报告模板
在学生完成仿真实验后,可以填写相应实验类别的实验报告。 智能应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平台根据学生所作实验的类别不同,智能地生成对应实验的实验报告模板,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及实验建议,自动将仿真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图表插入,并预填写了相应栏目内容。在学生成功完善实验报告后,平台自动生成标准实验报告文档,学生可以点击查看实验报告进行实验报告的预览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