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中心“工程与创新”竞赛人才卓跃计划·朋辈经验分享沙龙(第二期)成功举办

作者: 时间:2022-04-06 点击数:

41日,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竞赛中心“工程与创新”竞赛人才卓跃计划·朋辈经验分享沙龙(第二期)在第二教学楼108教室成功举办,继第一次沙龙成功举办后,第二次朋辈经验分享沙龙同样吸引了众多对学科竞赛感兴趣的同学参加。

朋辈经验分享沙龙是软件学院竞赛中心打造“工程与创新”竞赛人才卓跃计划中的品牌系列活动,旨在响应学院“卓越计划2.0”和“创新创业2.0”等在学院“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切实提高学院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期朋辈经验分享沙龙邀请到保研至我校计算机学院的软件工程2018级系统与技术方向学长张文博担任主讲人,本次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做好作品展示》。张学长自大二起担任竞赛中心助理,获多项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是软件学院首个互联网+”国家级奖项核心成员,接受过诸多大赛专家和评委的指点并与之有过讨论交流,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2022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

张学长在分享开始之前,为同学们科普了作品赛中通常需要提交的材料,呼吁同学们站在评委的角度,思考作品展示中需重点关注的部分。在分享沙龙中,张学长首先给同学们分享了作品展示的完整逻辑,分别从背景、产品、商业、团队、应用、展望等部分说明了通常需要展示的内容,让大家了解了一个完整的作品展示PPT的构成。

之后,张学长以“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大赛为例,解析了这两大比赛的各项评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评分标准来调整展示内容的主次。接着,张学长总结了各类作品赛共同关注的信息,并提醒大家特定类别的作品赛需要注意的内容。最后他概括出“六个可信”,即“市场、产品、技术、模式、团队、未来”六部分能够逻辑自洽,令人信服。

接着,张学长详细说明了进行展示时每部分最关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例如市场分析中直截了当地给出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作品介绍中解释清楚作品形态,明确作品优势、创新点,竞品分析中尽量加入定量对比,商业模式写明产生营收和盈利的部分,团队部分突出成员的学科交叉融合等。

张学长强调,作品展示是在尝试讲好一个故事。有了问题,有了需求,有了市场,我们才开发作品来解决痛点,采用再先进的技术最终也是为了产生用户能明显体验到的作品优势。此外,好的作品还要有落地的可能性,并且有强大的团队和科学的发展规划支持其进一步发展。有的同学只重视作品功能和技术的讲解,这样的故事就是不完整的。

PPT的内容是关键,但一些制作细节也不可忽视。张学长不仅说明了内容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也给了同学们关于整体配色、字体、动画、视频嵌入四个方面的建议。根据PPT展示的场景和目的,张学长将不同配色、字体、动画、视频等元素效果进行展示,同时加入了生动且对比明显的例子,让同学们对于PPT设计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在最后的部分,张学长还进行了路演答辩时其他问题的补充,如是否需要作品实物展示等,尽可能覆盖同学们在PPT制作和路演答辩方面会遇到的问题。本次的沙龙分享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也期待同学们在竞赛场上能成功“推销”出自己的作品。

沙龙结束后,来自2020级的罗家逸同学分享了他的心得体会:最近服创大赛快截止,正处在在文档和PPT时间段,这个讲座对我们组来说真的是及时雨,尤其是替换掉模板图标、尽量不使用动画等建议,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希望以后能够多参加朋辈经验分享沙龙,多和学长、学姐交流,激励自己进步。


相关链接:

朋辈经验分享沙龙是软件学院竞赛中心“工程与创新”竞赛人才卓越计划中的品牌系列活动,拟邀请往届学科竞赛优秀获奖学生主讲。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将学科竞赛融入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训练中,切实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一批竞赛人才、创新人才、创业人才,实现“人人有作品,敢创敢参赛”的工作目标。